2025照明行业深度洗牌,智能与健康照明逆势增长

By

.


2025照明行业深度洗牌,智能与健康照明逆势增长

全球照明市场在分化中重构,智能化与可持续发展正成为行业突围的关键路径。

2025年上半年,全球LED通用照明行业未能如期复苏,新建安装市场延续疲态,存量替换市场增速放缓。TrendForce预估全年LED照明市场规模将下滑4.4%至535.73亿美元。

与此同时,行业内部呈现明显分化。高光效、人因健康照明、智慧照明和循环照明产品订单表现亮眼,成为部分厂商营收贡献及稳固市场份额的关键动力。


01 市场分化:通用照明承压,细分领域增长强劲

2025年上半年,与LED照明产业密切相关的建筑行业持续低迷,新建安装和翻新改造项目双双放缓。尽管存量市场LED替换需求依然存在,但整体市况呈现 “量价齐跌” 的疲软态势。

在能源成本高企与新政策推动的双重作用下,户外照明、工业照明与应急照明等LED渗透率不高的细分领域正释放增量需求。这些领域有望持续带动LED街路灯、LED天井灯及LED泛光灯出货量稳步增长。

人工智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热潮为照明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点。受此推动,相关照明产品需求保持稳定,其中以LED线性灯为代表的产品出货量有望维持平稳成长。

02 智能照明:渗透率加速提升,智能家居与智慧城市成主要驱动力

在节能减排政策、用户对动态调光调色和人因健康照明追求的驱动下,LED智慧照明市场正加速渗透。技术端受益于开发成本下降、新一代兼容协议如Matter导入及AI算法融合,产品快速推向市场。

消费端市场需求明显改善。2025年上半年,智能居家照明市场强劲反弹,带动LED智能球泡灯、LED智能吸顶灯、LED智能落地灯和LED智能灯带产品需求增长。

展望2025年下半年,政府将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投资,智慧城市发展有望带动IoT LED户外照明增长潜力。TrendForce预估2025年全球LED智慧照明市场规模为115.73亿美元,年增19.2%。

国际企业正通过合作拓展智能照明市场。例如,Itron与Current Lighting合作,将Current的高效LED灯具与Itron的智能控制技术结合,为城市和公用事业提供端到端的智能照明解决方案。

03 植物照明:欧洲市场支撑全球需求温和增长

植物照明市场呈现区域分化态势。美国对等关税政策抑制了农业照明的新增和替换需求,尤其影响了特殊经济作物的替换周期。北美市场对中国产品依赖度超过80%,关税压力推升成本,导致业主普遍延后采购计划。

与此相反,欧洲市场受节能法规与高效产品导入推动,在2025年上半年保持强劲增长,有效对冲了北美及其他地区的负面影响。TrendForce预估2025年LED植物照明市场规模将达13.66亿美元,年增3.9%。

产品端,动态可控的智能型LED植物生长灯正逐步导入至温室大棚和垂直农场等应用领域,逐渐成为主流。搭载3到4通道可调节光谱的产品比例提升,并与智能化控制系统深度整合,推动节能化与精准化种植。

04 行业整合:市场集中度提升,强者恒强格局持续

根据TrendForce最新数据,2024年全球前20大照明厂商营收为238.83亿美元,年减5.3%,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。前五名厂商依次为昕诺飞、Acuity、松下、朗德万斯及奥德堡,排名保持稳定。

2025年上半年,全球照明市场需求仍疲弱,但高光效、人因健康、智能与循环照明产品占比上升,部分企业营收结构有所改善。TrendForce预估2025年全球前20大照明厂商营收将降至229.47亿美元,年减3.9%。

行业整合步伐正在加快。大型厂商通过收购与品牌整合,强化一站式解决方案能力与区域市场份额。例如,LEDVANCE收购Loblicht等案例表明,强者恒强的市场格局将进一步延续。

05 技术创新:长效照明与智能控制成为竞争焦点

照明行业的技术创新正围绕长效照明和智能控制两大方向展开。近日,广州柏曼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多款产品获得了TÜV南德意志集团颁发的首张“十二年长效照明”品鉴标签。该测试基于TÜV南德长效测试标准,在模拟十二年使用后柏曼灯具光通量维持率仍超85%,优于常见同类产品。

在节能环保已成为行业主流的背景下,LED灯具虽具有节能80%和减碳50%的优势,但实现更深层的环保意义仍需依靠延长产品寿命。研究表明,使用寿命延长一倍即可降低50%的资源消耗与废弃处理负担。

智能控制技术也在不断进步。得邦照明最近获得了一项名为“一种提升恒流明太阳能灯具续航的电路”的实用新型专利授权。该专利实现在灯具亮灯初期工作在恒流明模式,在亮灯后期,随蓄电池输出电压降低,慢慢降低输出电流值,减少灯具工作亮度,从而达到增加灯具续航的效果。

06 区域市场:政策法规引导差异化发展

全球各区域市场的政策法规正引导照明行业向差异化方向发展。澳大利亚政府近期对照明产品能效监管体系进行了重大调整,推出了一系列新的监管标准和要求。根据最新发布的监管框架,LED灯供应商需在2026年3月3日前全面符合《温室和能源最低标准(LED灯)决定2025》的各项要求。

针对传统白炽灯的监管也在大幅收紧。从2025年10月4日起,所有白炽灯供应商必须满足《温室和能源最低标准(普通照明服务用白炽灯)决定2024》的要求。这一政策将加速白炽灯的市场退出进程,推动消费者转向更加节能的照明选择。

照明用电约占全球电力消费的15%,提高照明能效对于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。通过实施更严格的能效标准,澳大利亚不仅能够降低国内的能源消耗,还能推动照明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。

07 未来展望:绿色创新与智能化融合将成为主流

未来照明行业的发展将更加注重绿色创新与智能化融合。照明行业已经拥抱了“绿色创新”:一种将环保实践与先进技术结合的前瞻性做法。这一趋势的产生,受到了日益严峻的气候问题、严格的环境法规以及消费者对可持续解决方案需求的推动。

LED技术在减少能源消耗方面处于领先地位,国际能源署预测,到2026年,LED将显著降低全球电力消耗,预计每年可能减少数十亿吨的碳排放。而太阳能照明解决方案在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中的广泛应用,进一步突显了行业对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承诺。

个性化照明解决方案需求正在激增。具编程系统的智能照明可根据用户提供的特定需求调整亮度、颜色和温度,预计到2030年其市场规模将达到440亿美元。这些系统不仅改善了氛围,还能通过与人体的昼夜规律同步来提升健康水平。


未来照明企业的竞争将不再局限于产品成本控制,而是转向技术集成能力、可持续发展理念与个性化服务体验的综合比拼。那些能够快速适应市场变化、持续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将在行业洗牌中脱颖而出。